6月24日下午,山东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昌松等一行来到华源集团银朵兰药业进行参观调研,新疆华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亲自热情接待,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李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李俊董事长亲自介绍了华源集团在中药民族药、绿色建筑、城市供热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成果。多年来,华源集团凭借卓越的管理与创新能力,接连斩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项,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党工团最高荣誉,充分彰显了企业家精神和爱国敬业情怀。在绿色建筑领域,使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建筑维护结构75%的节能,有效降低了小区物业管理成本,每年节约用电2443.55万度、减少CO₂排放3.69万吨,中水回用每年节约用水41.79万吨,垃圾分类降解技术每年处理有机垃圾外运1512吨,为绿色建筑发展树立了标杆;在智慧化城市供热产业,从传统的燃煤供热逐步转型为气电联供模式,在节能减排上成效显著,率先运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将烟气排放的热量回收利用,可为60万平方米小区供热。通过智能调控,在国家电网负荷不同时切换用电与用气,降低供热成本,保障供热数字化、智能化,连续四届蝉联全国“供暖面积在5000万㎡以下企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银朵兰药业汇聚全国医学专家,专注中药民族药经典配方研究。目前在研6个民族药新药,获临床批件7个,4个进入Ⅲ期临床,主要针对儿童感冒、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其中“复方比那甫西颗粒”获生产批件,填补了新疆A类生产1.1类中药创新药空白。全国独家产品“复方一枝蒿颗粒”“尿通卡克乃其片”是各民族百姓信赖的优质产品。同时企业规模化种植一枝蒿、酸浆等特色药材,成功掌握一枝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质量标准,获得自治区专利一等奖。从药材种植源头把控,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推动民族药走向更广阔市场。


李长萍书记一行还参观了制剂车间和中药民族药产业园。制剂一车间主要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润油液剂,其生产线设备采用全自动一体化先进设备,颗粒类产品实现了自动化灌装、装盒与装箱,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展现出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能力。李长萍书记重点讲解了正在生产的复方比那甫西颗粒,今年拿到生产批件,用于清除异常体液质,针对热性感冒引发的发热、鼻塞、咽痛等核心症状。黄磊经理介绍,复方比那甫西颗粒是维药经典配方,根据新疆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以及药材等方面原因,在与华西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运用独特理论确保了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

中药民族药产业园依国家绿色工厂建设标准设计工业建筑,采用HY-C97高性能铝复合窗,节能达75%。与武汉设计院、中国船舶703所等名院名所合作,运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技术、热泵技术回收燃气锅炉烟气和工艺循环水余热先进技术,搭建完善的能源管理平台,按建筑单体、功能分区及设备采集分析能源数据,实现能源全过程可视化动态管理,依数据调适设备工况,达成节能增效降耗目标。打造国家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科研人才集聚中心和传承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学术交流中心。

李长萍书记在参观结束后,对华源集团在绿色建筑、智慧供热和中药民族药三大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态势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她高度赞赏华源集团在各领域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的精神,这种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效率的持续提升,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学习和推广。特别是药物生产与应用的地域差异及医生的认可度都需要兼顾,银朵兰药业在发展和创新新药的过程中,反映出企业在研发新药推动医药技术进步的同时,又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以及地域文化对维药医学实践的影响。这些新药的原料大多取自当地的药材,通过对野生药材进行提取、转化和合成,实现了药材的高效利用和创新发展。同时,华源集团积极与名院、名校的知名专家开展合作与交流,不断推动中药民族药的创新研发,为传统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调研交流深化了双方的互相了解,华源集团将坚定不移地加大在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深化与名院、名校以及知名专家的紧密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汇聚各方智慧,将新疆民族药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优势的产业发扬光大。为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和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新公网安备65010302000842号
扫码关注
扫描二维码